•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20008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外层视网膜病变并不特指某一种视网膜疾病,具有此类病变的患者通常有视觉异常的症状,但是传统常规眼科检查难以发现阳性体征,所以常常被冠以“隐匿性”病变的标签。近年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发现不少所谓“隐匿性”疾病实为外层视网膜结构异常所致。造成结构异常的病因多种多样,治疗手段及疾病转归也各不相同,所以临床眼科医师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多模式影像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不是笼统地诊断为“外层视网膜病变”。相信随着OCT影像技术的发展,通过更高清影像揭示出视网膜组织更细微结构,可以让我们对疾病有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进而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

引用本文: 俞素勤. 浅谈“外层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基于光相干断层扫描影像的认识与理解.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 37(12): 911-914.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11210-00696 复制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

  • 下一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国际分类(第3版)国际指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