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 2.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超声科(上海 201204);
  • 3.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产科(上海 20120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由于临床指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有方法难以建立全面可靠的引产结果预测模型。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引产相关的临床指标,并建立和评估基于小样本数据的预测模型。研究对象为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在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期间进行引产的90例孕产妇,临床指标共记录52项。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IC)对临床指标进行特征选择,以降低特征高维特性引起的过拟合风险。然后,基于MIC选择的特征,将基于小样本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与基于大样本的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通过计算MIC分值,特征维数由55维降至15维,SV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从特征选择前的0.872提高至0.923。模型对比结果显示,SVM的预测性能优于FCNN。研究表明,采用SVM进行引产结果预测效果良好,MIC特征选择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这一研究为引产结果的预测提供了可靠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引用本文: 秦雅莉, 姚莉萍, 袁玲, 陈胜. 基于小样本临床指标数据的引产预测模型构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4, 41(5): 1012-1018. doi: 10.7507/1001-5515.202403033 复制

  • 上一篇

    基于时空特征学习的视野预测研究
  • 下一篇

    含铜胺氧化酶1在脂代谢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