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马燕飞, 宁宁, 周宗科, 陈佳丽, 侯爱琳, 李佩芳, 胡蓉.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跌倒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华西医学, 2024, 39(10): 1585-1591. doi: 10.7507/1002-0179.202305061 复制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目前骨科成功开展的手术之一。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髋部疾病,通过 THA 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1]。跌倒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致使患者倒在地面上或比原有位置更低的平面上[2]。在我国,老年人被定义为年龄达到 60 周岁及以上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老年人为年龄达到 60 岁及以上的人群(发展中国家)或年龄达到 65 岁及以上的人群(发达国家)[3]。Ikutomo 等[4]对 THA 患者随访 5 年,发现在术后 1、2、5 年内至少发生 1 次跌倒的概率分别为 26.2%、23.1%、30.8%,5 年内跌倒和跌倒致损伤的风险持续增加,建议采取相关安全措施,以减少跌倒等意外伤害。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内在能力等下降,更易受环境、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和心理认知等多维度因素的影响[5],是跌倒的高危人群。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年患者 THA 术后一年内跌倒的概率高达 40%以上,术后跌倒将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6]。因此,如何预防老年患者 THA 术后跌倒一直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临床问题。本研究以循证医学和循证护理学为基础,系统全面检索并提取老年 THA 患者跌倒预防的相关证据,旨在为相关医务人员及照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问题构建
遵循 PIPOST 原则,构建本研究问题:P(population)为证据应用的目标人群,指老年 THA 患者;I(intervention)为干预措施,指预防老年 THA 患者跌倒的相关措施;P(professional)为应用证据的专业人员,包含医生、物理治疗师、护士、康复师、患者照护人员等;O(outcome)为结局指标,指跌倒发生率等;S(setting)为证据应用场所,包括医院、家庭、康养所等;T(type of evidence)为证据的类型,包括临床试验、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
1.1.2 纳入标准
① 研究对象是年龄≥60 岁的老年 THA 患者;② 研究内容为 THA 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策略;③ 语种为中文或英文。
1.1.3 排除标准
① 指南翻译版或解读版、内容缺失以及不能获取全文的文献;② 文献质量评价低的文献(如文献质量评价等级为 C)。
1.2 检索策略
以“total hip arthroplasty/total hip replacement/hip prosthesis implantation /fracture of femoral neck/hip fracture”“fall”“prevention/management/nurse/interven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成形术/髋关节假体植入术/股骨颈骨折/髋部骨折”“跌倒”“管理/干预/预防/护理”为中文检索词,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国际骨科护士协作会网站、美国骨科医师协会网站、欧洲创伤与急诊外科学会网站、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以 PubMed 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AGREE)Ⅱ[7]包括 23 个条目共 6 个维度,每个条目计分为 1~7 分(7 分为完全同意,1 分为完全不同意),选用 AGREE Ⅱ对纳入的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分为 A、B、C 三级)。选用 2016 版澳大利亚 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评价工具[8]对纳入的专家共识、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选用 Cochrane 协作网 2011 版针对干预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的工具[9]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
1.4 文献质量的评价过程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经 2 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评价,当 2 名研究者评价意见不一致时,由第 3 名研究者共同决策,所有研究者均接受正规的循证护理学培训并合格。
1.5 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
本研究采用 JBI 2014 版证据预分级和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分为 1~5 级;根据 JBI Fama 结构,结合证据的有效性、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 4 个方面对证据进行综合推荐,其中 A 级推荐代表强推荐,B 级推荐代表弱推荐[10]。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 12 篇文献[11-22],其中指南 4 篇[11-14],随机对照试验 2 篇[15-16],队列研究 2 篇[17-18],专家共识 4 篇[19-22],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见表1。

*具体包括:BMJ Best Practice(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2.1 指南
4 篇指南[11-14]中,对于“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清晰性、适用性、独立性”的评分标准化百分比,1 篇[11]为 100.00%、74.07%、69.44%、60.41%、54.16%、37.50%;1 篇[12]为 100.00%、88.89%、73.15%、72.92%、79.17%、83.33%;1 篇[13]为 100.00%、86.11%、75.93%、70.83%、62.50%、75.93%;1 篇[14]为 100.00%、80.55%、78.70%、72.91%、75.00%、62.5%,评价等级均为 A。
2.2.2 随机对照试验
2 篇随机对照试验[15-16]中,1 篇[15]的评价条目 4“测量偏倚”为“高风险”,其余条目均为“低分险”;1 篇[16]的评价条目 1“选择偏倚”和评价条目 4“测量偏倚”为“不清楚”,其余条目均为“低风险”。
2.2.3 队列研究
2.2.4 专家共识
4 篇专家共识[19-22]的评价条目 6“所提出的观点与以往文献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为“否”,其余条目均为“是”。
2.3 证据汇总及推荐强度
本研究最终汇总 18 条证据,其中 A 级推荐 13 条,B 级推荐 5 条,涵盖识别危险因素、评估、多学科团队保障、健康教育、用药管理、安全环境和辅具六大主题,具体内容见表2。

3 讨论
3.1 识别危险因素
步态异常是预测老年 THA 患者跌倒的有用指标,可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运用观察步态异常量表(Observational Gait Abnormality Scale)进行评估,具体评分如下:0 分代表无异常;1 分代表轻微异常(轻微的骨盆运动异常);2 分代表中度异常(明显的骨盆运动异常和/或轻微的身体和躯干侧向晃动);3 分代表严重异常(明显的身体和躯干侧向晃动)。并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对其进行个体化、精准化的步态干预,而值得注意的是,老年 THA 患者本身在术后与术前相比存在一定的步态异常,应谨慎判断,因此该条证据推荐为 B 级[17]。膝关节肌肉无力和视力差是 THA 患者跌倒的重要内在和可改变因素,在康复过程中应得到更多的关注[18]。有研究显示,接受微创 THA 患者的站立姿势稳定性受到足部放置位置和不适当姿势的影响,建议建立标准化和定期的术后康复计划,例如避免使手术关节和/或同侧肢体暴露于危险的站立姿势,以预防跌倒[23]。此外,跌倒史和术前服用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的数量以及使用助行器[6]、未纠正的高危环境和行为风险因素以及对跌倒预防针对性建议的依从性差也是老年 THA 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24],因此在老年 THA 患者跌倒预防的管理工作中,应早期识别相关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案。
3.2 评估
老年 THA 患者跌倒预防的评估包含评估内容、评估工具和评估时机。评估内容应尽量全面,应包含患者跌倒史、用药史、体位性低血压、多种药物治疗、转移能力、步态、腿部/手臂肌肉无力、环境安全、知识缺陷、依从性、视力等[11-14, 20, 22]。而评估时机除了入院、增加或改变药物剂量或种类时,还应包含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由卧床转变为下床时、出院时等,进行动态全程跟踪评估。在评估工具的选择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此外,居家环境安全评估有助于早期识别家庭内部场所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居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容忽视[23]。因此在患者由医院转移至家庭后,不光要动态追踪患者情况,还需应用工具对家庭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环境的改造,建立适合老年 THA 患者生活的居家环境。
3.3 多学科团队保障
多学科团队诊疗可整合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落实以患者为中心[25],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提升患者就医质量和就医满意度[26]。周洋洋等[27]研究发现,老年患者不仅存在机体功能的下降,且常并存多种慢性疾病,传统的骨科+老年科会诊模式并不足以把控疾病与手术风险,还需要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康复科、营养科等多科联合会诊,提供全程、科学、安全的治疗与护理。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与护理模式可改善老年患者 THA 术后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 生理健康总分≤40 分的患者可能从跨学科和综合护理中受益最多(包括预防跌倒)[15],同时该模式与营养管理、预防跌倒和抑郁症管理的干预措施相结合,还可减少后 1 年内急诊再入院率[16]。Loizzo 等[28]的研究显示,实施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前等待时长与住院时长。芮云峰等[29]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实施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前等待时长、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长以及总住院时长外,还可降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率和会诊率。在多学科团队的保障下预防老年 THA 患者跌倒,是安全活动的前提,更是安全活动的目标。
3.4 健康教育
科学全面的健康宣教可协助患者了解及掌握疾病治疗护理相关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应激,从而提高后期参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30]。健康宣教需始终贯穿整个治疗与护理过程,应积极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清单,例如老年患者 THA 术后应保持正确的坐、卧、立位,在日常生活期间避免髋关节屈曲小于 90°,不坐矮板凳,不做下蹲、盘腿等动作,正确使用马桶,挑选合适的鞋子,长期保护关节等多方面内容[19];同时应丰富健康教育形式,积极提升患者预防跌倒的意识[21],例如现场讲解、知识问答、讲座、视频、知识小手册等,亦可多形式相互结合互补,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形式可实现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31]。还应积极提升老年 THA 患者及家属的安全认知水平,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患者安全管理工作[32],共同做好老年 THA 患者跌倒预防的安全管理工作。
3.5 用药管理
老年患者 THA 术后跌倒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过程。药物的使用可引起患者多方面的改变,例如意识、精神状态、视觉、步态或平衡等,药物的不当使用与管理可导致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增加[21]。由于老年人常因并发的基础疾病而存在多种药物合并使用的情况,因此,药物的合理科学管理对降低老年 THA 患者跌倒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专业的医务人员,首先应明确相关药物导致跌倒的机制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时间环节,例如对于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降压药,应用后常导致低血压、脑部血流灌注的减少及晕眩等,特别是在刚开始服药时以及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时[21]。跌倒风险高的老年人每天至少需要补充维生素 D 800 U[20],此条证据缺乏高质量的试验验证其是否在老年 THA 患者中适用,因此推荐强度为 B 级。
3.6 安全环境和辅具
营造安全的环境包含安全的医院环境与安全的居家环境。在院内可设置“防跌倒”“小心地滑”等警示标识,保持病房内宽敞明亮,地面可铺设防滑垫,为方便老年 THA 患者入厕而设置扶手、马桶、坐便器等设施[21],同时医院应加强基础设施及公共区域公用设施等安全薄弱环节的建设[33]。而安全的居家环境也应秉持一切方便老年 THA 患者为原则,家庭内也应配备助行器、扶手、马桶等,座椅、沙发与床的高度与患者身高匹配,基础设施设备也应定期检查并维修。此外,还可应用跌倒检测系统检测老年 THA 患者的跌倒风险,实现动态追踪,常见的有视频式、环境式和穿戴式 3 种,是远程医疗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对生理信号进行检测后进行专业分析而实现[21]。
综上,跌倒对老年人身体及心理损伤大,跌倒后导致的恐惧心理可对其活动能力和生活状态造成不良影响[21],郭丽敏等[34]研究显示,跌倒相关恐惧心理水平与患者术后关节的功能状态恢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直接相关。患者安全是医疗及护理质量的基石[35],老年患者 THA 术后跌倒预防管理是涉及多因素多方面的工作,应以多学科团队合作为前提,从人、物、环境全面出发,实现院内与家庭的联动,共同做好老年 THA 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在证据的具体应用时还应积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与实际临床场景。后续还需更高质量的文献充分完善证据的相关细节,提升证据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目前骨科成功开展的手术之一。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髋部疾病,通过 THA 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1]。跌倒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致使患者倒在地面上或比原有位置更低的平面上[2]。在我国,老年人被定义为年龄达到 60 周岁及以上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老年人为年龄达到 60 岁及以上的人群(发展中国家)或年龄达到 65 岁及以上的人群(发达国家)[3]。Ikutomo 等[4]对 THA 患者随访 5 年,发现在术后 1、2、5 年内至少发生 1 次跌倒的概率分别为 26.2%、23.1%、30.8%,5 年内跌倒和跌倒致损伤的风险持续增加,建议采取相关安全措施,以减少跌倒等意外伤害。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内在能力等下降,更易受环境、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和心理认知等多维度因素的影响[5],是跌倒的高危人群。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年患者 THA 术后一年内跌倒的概率高达 40%以上,术后跌倒将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6]。因此,如何预防老年患者 THA 术后跌倒一直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临床问题。本研究以循证医学和循证护理学为基础,系统全面检索并提取老年 THA 患者跌倒预防的相关证据,旨在为相关医务人员及照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问题构建
遵循 PIPOST 原则,构建本研究问题:P(population)为证据应用的目标人群,指老年 THA 患者;I(intervention)为干预措施,指预防老年 THA 患者跌倒的相关措施;P(professional)为应用证据的专业人员,包含医生、物理治疗师、护士、康复师、患者照护人员等;O(outcome)为结局指标,指跌倒发生率等;S(setting)为证据应用场所,包括医院、家庭、康养所等;T(type of evidence)为证据的类型,包括临床试验、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
1.1.2 纳入标准
① 研究对象是年龄≥60 岁的老年 THA 患者;② 研究内容为 THA 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策略;③ 语种为中文或英文。
1.1.3 排除标准
① 指南翻译版或解读版、内容缺失以及不能获取全文的文献;② 文献质量评价低的文献(如文献质量评价等级为 C)。
1.2 检索策略
以“total hip arthroplasty/total hip replacement/hip prosthesis implantation /fracture of femoral neck/hip fracture”“fall”“prevention/management/nurse/interven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成形术/髋关节假体植入术/股骨颈骨折/髋部骨折”“跌倒”“管理/干预/预防/护理”为中文检索词,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国际骨科护士协作会网站、美国骨科医师协会网站、欧洲创伤与急诊外科学会网站、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以 PubMed 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AGREE)Ⅱ[7]包括 23 个条目共 6 个维度,每个条目计分为 1~7 分(7 分为完全同意,1 分为完全不同意),选用 AGREE Ⅱ对纳入的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分为 A、B、C 三级)。选用 2016 版澳大利亚 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评价工具[8]对纳入的专家共识、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选用 Cochrane 协作网 2011 版针对干预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的工具[9]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
1.4 文献质量的评价过程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经 2 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评价,当 2 名研究者评价意见不一致时,由第 3 名研究者共同决策,所有研究者均接受正规的循证护理学培训并合格。
1.5 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
本研究采用 JBI 2014 版证据预分级和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分为 1~5 级;根据 JBI Fama 结构,结合证据的有效性、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 4 个方面对证据进行综合推荐,其中 A 级推荐代表强推荐,B 级推荐代表弱推荐[10]。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 12 篇文献[11-22],其中指南 4 篇[11-14],随机对照试验 2 篇[15-16],队列研究 2 篇[17-18],专家共识 4 篇[19-22],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见表1。

*具体包括:BMJ Best Practice(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2.1 指南
4 篇指南[11-14]中,对于“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清晰性、适用性、独立性”的评分标准化百分比,1 篇[11]为 100.00%、74.07%、69.44%、60.41%、54.16%、37.50%;1 篇[12]为 100.00%、88.89%、73.15%、72.92%、79.17%、83.33%;1 篇[13]为 100.00%、86.11%、75.93%、70.83%、62.50%、75.93%;1 篇[14]为 100.00%、80.55%、78.70%、72.91%、75.00%、62.5%,评价等级均为 A。
2.2.2 随机对照试验
2 篇随机对照试验[15-16]中,1 篇[15]的评价条目 4“测量偏倚”为“高风险”,其余条目均为“低分险”;1 篇[16]的评价条目 1“选择偏倚”和评价条目 4“测量偏倚”为“不清楚”,其余条目均为“低风险”。
2.2.3 队列研究
2.2.4 专家共识
4 篇专家共识[19-22]的评价条目 6“所提出的观点与以往文献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为“否”,其余条目均为“是”。
2.3 证据汇总及推荐强度
本研究最终汇总 18 条证据,其中 A 级推荐 13 条,B 级推荐 5 条,涵盖识别危险因素、评估、多学科团队保障、健康教育、用药管理、安全环境和辅具六大主题,具体内容见表2。

3 讨论
3.1 识别危险因素
步态异常是预测老年 THA 患者跌倒的有用指标,可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运用观察步态异常量表(Observational Gait Abnormality Scale)进行评估,具体评分如下:0 分代表无异常;1 分代表轻微异常(轻微的骨盆运动异常);2 分代表中度异常(明显的骨盆运动异常和/或轻微的身体和躯干侧向晃动);3 分代表严重异常(明显的身体和躯干侧向晃动)。并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对其进行个体化、精准化的步态干预,而值得注意的是,老年 THA 患者本身在术后与术前相比存在一定的步态异常,应谨慎判断,因此该条证据推荐为 B 级[17]。膝关节肌肉无力和视力差是 THA 患者跌倒的重要内在和可改变因素,在康复过程中应得到更多的关注[18]。有研究显示,接受微创 THA 患者的站立姿势稳定性受到足部放置位置和不适当姿势的影响,建议建立标准化和定期的术后康复计划,例如避免使手术关节和/或同侧肢体暴露于危险的站立姿势,以预防跌倒[23]。此外,跌倒史和术前服用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的数量以及使用助行器[6]、未纠正的高危环境和行为风险因素以及对跌倒预防针对性建议的依从性差也是老年 THA 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24],因此在老年 THA 患者跌倒预防的管理工作中,应早期识别相关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案。
3.2 评估
老年 THA 患者跌倒预防的评估包含评估内容、评估工具和评估时机。评估内容应尽量全面,应包含患者跌倒史、用药史、体位性低血压、多种药物治疗、转移能力、步态、腿部/手臂肌肉无力、环境安全、知识缺陷、依从性、视力等[11-14, 20, 22]。而评估时机除了入院、增加或改变药物剂量或种类时,还应包含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由卧床转变为下床时、出院时等,进行动态全程跟踪评估。在评估工具的选择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此外,居家环境安全评估有助于早期识别家庭内部场所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居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容忽视[23]。因此在患者由医院转移至家庭后,不光要动态追踪患者情况,还需应用工具对家庭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环境的改造,建立适合老年 THA 患者生活的居家环境。
3.3 多学科团队保障
多学科团队诊疗可整合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落实以患者为中心[25],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提升患者就医质量和就医满意度[26]。周洋洋等[27]研究发现,老年患者不仅存在机体功能的下降,且常并存多种慢性疾病,传统的骨科+老年科会诊模式并不足以把控疾病与手术风险,还需要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康复科、营养科等多科联合会诊,提供全程、科学、安全的治疗与护理。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与护理模式可改善老年患者 THA 术后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 生理健康总分≤40 分的患者可能从跨学科和综合护理中受益最多(包括预防跌倒)[15],同时该模式与营养管理、预防跌倒和抑郁症管理的干预措施相结合,还可减少后 1 年内急诊再入院率[16]。Loizzo 等[28]的研究显示,实施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前等待时长与住院时长。芮云峰等[29]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实施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前等待时长、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长以及总住院时长外,还可降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率和会诊率。在多学科团队的保障下预防老年 THA 患者跌倒,是安全活动的前提,更是安全活动的目标。
3.4 健康教育
科学全面的健康宣教可协助患者了解及掌握疾病治疗护理相关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应激,从而提高后期参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30]。健康宣教需始终贯穿整个治疗与护理过程,应积极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清单,例如老年患者 THA 术后应保持正确的坐、卧、立位,在日常生活期间避免髋关节屈曲小于 90°,不坐矮板凳,不做下蹲、盘腿等动作,正确使用马桶,挑选合适的鞋子,长期保护关节等多方面内容[19];同时应丰富健康教育形式,积极提升患者预防跌倒的意识[21],例如现场讲解、知识问答、讲座、视频、知识小手册等,亦可多形式相互结合互补,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形式可实现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31]。还应积极提升老年 THA 患者及家属的安全认知水平,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患者安全管理工作[32],共同做好老年 THA 患者跌倒预防的安全管理工作。
3.5 用药管理
老年患者 THA 术后跌倒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过程。药物的使用可引起患者多方面的改变,例如意识、精神状态、视觉、步态或平衡等,药物的不当使用与管理可导致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增加[21]。由于老年人常因并发的基础疾病而存在多种药物合并使用的情况,因此,药物的合理科学管理对降低老年 THA 患者跌倒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专业的医务人员,首先应明确相关药物导致跌倒的机制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时间环节,例如对于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降压药,应用后常导致低血压、脑部血流灌注的减少及晕眩等,特别是在刚开始服药时以及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时[21]。跌倒风险高的老年人每天至少需要补充维生素 D 800 U[20],此条证据缺乏高质量的试验验证其是否在老年 THA 患者中适用,因此推荐强度为 B 级。
3.6 安全环境和辅具
营造安全的环境包含安全的医院环境与安全的居家环境。在院内可设置“防跌倒”“小心地滑”等警示标识,保持病房内宽敞明亮,地面可铺设防滑垫,为方便老年 THA 患者入厕而设置扶手、马桶、坐便器等设施[21],同时医院应加强基础设施及公共区域公用设施等安全薄弱环节的建设[33]。而安全的居家环境也应秉持一切方便老年 THA 患者为原则,家庭内也应配备助行器、扶手、马桶等,座椅、沙发与床的高度与患者身高匹配,基础设施设备也应定期检查并维修。此外,还可应用跌倒检测系统检测老年 THA 患者的跌倒风险,实现动态追踪,常见的有视频式、环境式和穿戴式 3 种,是远程医疗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对生理信号进行检测后进行专业分析而实现[21]。
综上,跌倒对老年人身体及心理损伤大,跌倒后导致的恐惧心理可对其活动能力和生活状态造成不良影响[21],郭丽敏等[34]研究显示,跌倒相关恐惧心理水平与患者术后关节的功能状态恢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直接相关。患者安全是医疗及护理质量的基石[35],老年患者 THA 术后跌倒预防管理是涉及多因素多方面的工作,应以多学科团队合作为前提,从人、物、环境全面出发,实现院内与家庭的联动,共同做好老年 THA 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在证据的具体应用时还应积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与实际临床场景。后续还需更高质量的文献充分完善证据的相关细节,提升证据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