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杰 1,2 , 赵宇昊 1,2 , 蒲彦川 1,3 , 王玺玉 1,2 , 黄鹏飞 1,2 , 张兆坤 1,2 , 赵海燕 1,2
  • 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 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兰州 730000);
  • 3. 武威市人民医院骨科(甘肃武威 733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具有募集内源性MSCs功能的骨修复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具有募集内源性MSCs的骨修复生物材料相关文献,从构建方法及优化策略两方面进行总结,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及重点。结果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骨修复生物材料逐渐成为一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方案。MSCs作为骨组织工程中主要的种子细胞,既往主要以递送外源性MSCs及其外泌体方式用于构建骨修复生物材料,但存在细胞及其外泌体来源有限、存活率低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研究利用生长因子、生物活性多肽、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等物质与生物材料相结合,构建具有募集干细胞功能的骨修复生物材料,通过优化力学性能、促血管再生及微环境调节能力,进一步优化其干细胞募集功能,发挥促成骨作用。结论  相比细胞因子、噬菌体、金属离子,通过筛选得到的生物活性多肽及适配体更具有特异性及靶向性募集的功能。通过在生物材料中修饰具有靶向募集功能的多肽及适配体,并优化材料的力学性能、促血管再生及微环境调节能力,将是骨修复生物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