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指" 1457條結果
  • 第二指蹼動脈蒂復合組織瓣修復示中指指背組織缺損

    目的總結應用第2指蹼動脈蒂復合組織瓣修復示、中指指背復合組織缺損的療效。 方法2007年6月-2013年7月,采用第2指蹼動脈蒂復合組織瓣修復7例機器絞傷導致的示、中指指背復合組織缺損。男5例,女2例;年齡18~55歲,平均36歲。中指3例,示指1例,示、中指均有缺損3例。受傷至入院時間6~36 h,平均15 h。軟組織缺損范圍2.5 cm×1.0 cm~4.5 cm×1.5 cm。第2指蹼動脈皮瓣切取范圍為3.0 cm×1.5 cm~6.0 cm×2.0 cm。供區(qū)均直接縫合。 結果術后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受區(qū)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1~13個月,平均12個月。皮瓣外形良好,末次隨訪時根據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評定手指總主動活動度均達優(yōu)。供區(qū)遺留線性瘢痕。 結論第2指蹼動脈蒂復合組織瓣修復示、中指指背復合組織缺損具有手術操作簡便、療程短、皮瓣血供可靠等優(yōu)點,術后手指外觀及功能良好。

    發(fā)表時間:2016-08-25 10:1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血量監(jiān)測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低心排血量患者中的應用

    目的分析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血量監(jiān)測(PICCO)應用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CABG)術后低心排血量(LCOS)患者進行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對治療的指導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間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非體外循環(huán)CABG 術后發(fā)生LCOS11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術后是否應用PICCO進行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將患者分為兩組:PICCO組(n=49),男29例、女20例,年齡(60.80±9.34)歲;非PICCO組(n=61),男37例、女24例,年齡(62.22±10.41)歲。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PICCO組與非PICCO組比較,術后應用IABP 時間短(t=2.155,P=0.039)、術后二次氣管插管率低(χ2=5.098,P=0.039)、術后機械通氣平均時間短(t=2.087,P=0.044)、術后心律失常發(fā)生率低(χ2=4.011,P=0.045)、術后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發(fā)生率低(χ2=5.075,P=0.035)、住ICU時間短(t=2.141,P=0.040)及住院時間短(t=2.061,P=0.048);監(jiān)測期間,PICCO組與非PICCO組比較,平均心律慢、平均動脈壓高、血乳酸值低、氧合指數(shù)高、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高。結論在PICCO監(jiān)測下指導治療,能降低CABG術后LCOS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療效。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手外科醫(yī)用保溫裝置的研制及臨床應用

    目的介紹一種新型醫(yī)用保溫裝置,探討其在斷指再植術后的應用價值及療效。 方法設計以水作為加熱介質、可設置溫度并微電腦控制的醫(yī)用保溫裝置。將2010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1例行斷指再植患者分為兩組,其中210例術后9 d內采用醫(yī)用保溫裝置保溫(試驗組),211例術后采用常規(guī)烤燈(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傷后至就診時間、損傷指別及手術持續(xù)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比較兩組術后血管危象發(fā)生率、再植指存活率、患者和同室患者自評舒適度,并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評價患者睡眠質量。 結果術后試驗組患者及同室患者舒適度好者分別為188例(89.52%)、201例(95.7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5例(11.85%)、145例(68.72%)。試驗組患者睡眠質量按PSQI量表評價,獲好105例、中85例、差20例,對照組分別為45、95、71例。術后試驗組35例(16.67%)發(fā)生血管危象,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6例(36.02%);試驗組196例(93.33%)再植指成活,對照組為181例(85.78%)。以上指標兩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斷指再植術后應用醫(yī)用保溫裝置對再植手指進行保溫,可提高患者舒適度,改善睡眠質量,提高斷指再植成功率,減少術后血管危象的發(fā)生,并改善對同室患者的影響。

    發(fā)表時間:2016-08-25 10:1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2011年中國臨床實踐指南質量評價

    目的 評價2011年國內中文期刊發(fā)表的中國臨床實踐指南的質量。方法 計算機檢索WanFang Data、VIP、CNKI和CBM四個中文期刊數(shù)據庫,檢索時限為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運用AGREEⅡ工具對納入指南進行質量評價。結果 共納入2011年發(fā)表的指南75篇。其中10篇(13%)聲明了利益沖突,10篇(13%)提及循證制定;5篇(7%)進行了證據分級,8篇(11%)對推薦意見進行了分級,4篇(5%)同時對證據和推薦意見進行了分級。AGREEⅡ六個領域的得分分別為:范圍和目的18%,參與人員11%,制定的嚴謹性8%,表達的明晰性34%,應用性5%,編輯獨立性14%。結論 2011年發(fā)表的臨床實踐指南質量較之前發(fā)表的指南有所提高,部分指南在方法學方面逐步規(guī)范化。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診斷性試驗Meta分析的效應指標評價

    本文按照診斷試驗系統(tǒng)評價的指導原則,詳細闡述了在診斷試驗系統(tǒng)評價中合并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學處理過程,探討了異質性的識別和處理方法,評價了診斷試驗準確度測量指標的優(yōu)缺點,并提出識別發(fā)表偏倚的方法。文中借用已發(fā)表研究《ProGRP與NSE對小細胞肺癌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一文的數(shù)據做實例解析,清晰地展示了診斷試驗系統(tǒng)評價的數(shù)據處理過程及數(shù)據解讀,旨在為臨床應用者和研究人員在研讀和操作診斷性系統(tǒng)評價時提供參考依據。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中國臨床指南循證制定的方法學現(xiàn)狀分析

    目的 了解我國當前臨床實踐指南循證制定的方法學現(xiàn)狀。方法 收集中華醫(yī)學會2010~2012年公開發(fā)表的臨床指南,以關鍵詞“臨床指南、實踐指南”檢索CNKI、VIP、WanFang Data及中國臨床指南文庫網站(www.cgc-chinaebm.org/index.aspx),同時補充檢索臨床常見大病指南,而后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選擇文獻,并選取AGREE II量表中指南開發(fā)嚴謹性領域相關8個條目對納入指南進行評分,符合評價指標者計1分,否則計0分。結果?、?共納入22個國內循證制定的指南,其中13個是首版,9個是更新版,指南平均更新時間為3~5年。② 納入指南涵蓋領域包括中風、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壓和兒科營養(yǎng)等。③ 指南參考文獻數(shù)在10~218篇不等,有9個指南共引用了24篇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占總參考文獻數(shù)的2.62%(24/916),引用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最多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指南共7篇。④ 每個指南參與制定的專家人數(shù)在2~95人不等。⑤ 每個指南總頁數(shù)在4~150頁不等。⑥ 納入指南評分在4~7分不等,推薦意見強度與證據質量相對應。但不少指南在檢索方法、外部專家審閱和更新程序未清楚描述。結論 循證制定臨床實踐指南是當前國內臨床實踐指南發(fā)展趨勢,但指南開發(fā)方法的嚴謹性和報告規(guī)范等有待提高。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引用率較低。我們提倡指南推薦意見強度與證據質量水平相對應,同時應考慮國情、配套政策對實際操作性的影響。未來應注重對指南開發(fā)方法、報告規(guī)范、指南可及性及相關人員的規(guī)范化培訓。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不孕癥臨床指南的系統(tǒng)評價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不孕癥臨床指南,以期為臨床使用提供參考。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CBM、WanFang Data、CNKI,檢索時限均為從建庫至2013年2月。其次檢索GIN指南數(shù)據庫、各指南制定組織網站(NGC、NICE、SIGN、NZGG、SOGC等)及各大醫(yī)學會網站(IFFS、FIGO、ESHRE、NFOG、RCOG、ASRM、ACOG等)。中文指南網站包括中國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中國臨床指南文庫和中國臨床指南協(xié)作網等。由2位研究者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并采用AGREE Ⅱ工具評價指南的制定和報告質量。結果?、?最終納入16篇指南,制定時間跨度1998~2012年。其中美國10篇,英國3篇,歐洲1篇,加拿大1篇,歐美合作1篇。② 納入指南在AGREE Ⅱ各領域得分高低依次為:清晰性、范圍和目的、參與人員、應用性、制定的嚴謹性及編輯的獨立性。16篇指南總體質量不高,其推薦級別為A級5篇,B級8篇,C級3篇。③ 納入指南中有4篇為循證指南,其在制定的嚴謹性上得分居前三。④ 各指南推薦意見較為一致。⑤ 我國尚無不孕癥臨床指南。結論 ① 今后不孕癥臨床指南在制定的嚴謹性和應用性上要加強,注意申明利益沖突。② 提倡采用循證醫(yī)學方法制定指南,使用最佳證據。③ 我國要建立國家性或如ASRM等的組織,循證制定自己的中西醫(yī)治療不孕癥指南,以規(guī)范診療。④ AGREE Ⅱ在對指南的總體評價上應給出建議的臨界標準。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通過改進挽留政策提高農村和邊遠地區(qū)衛(wèi)生人力的可及性:WHO2010全球政策建議解讀

    農村和邊遠地區(qū)衛(wèi)生人力資源不足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衛(wèi)生問題之一,嚴重影響衛(wèi)生公平的實現(xiàn)。對此,WHO提出全球政策建議——通過改進挽留政策提高農村和邊遠地區(qū)衛(wèi)生人力的可及性。本文重點從循證醫(yī)學方法學和指南制定角度,對該政策指南制定的關鍵步驟進行解讀,主要包括背景及問題的提出、證據的檢索與遴選、證據質量分級與推薦方案形成,從而進一步探討衛(wèi)生決策過程中如何正確認識、獲得、評價與應用當前可得的研究證據,以及如何基于證據,利用GRADE系統(tǒng)做出科學可行的推薦,強調證據及GRADE系統(tǒng)在循證衛(wèi)生決策中的重要作用。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全球藥物干預治療高血壓合并其他疾病指南的系統(tǒng)評價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藥物干預高血壓合并不同疾病指南。方法 計算機檢索MEDLINE、EMbase、CBM、WanFang Data、NGC(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GIN(guideline international netword)、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及中國臨床指南協(xié)作網(CPGN)等中、英文數(shù)據庫和指南網站,納入藥物干預高血壓合并其他疾病的臨床指南,采用指南評價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AGREE)評價指南的方法學質量,通過同類比較,分析不同地區(qū)和質量疾病的指南對藥物推薦的異同及特點。結果 共納入21篇藥物干預高血壓合并其他疾病的指南。其中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卒中、糖尿病及腎病的指南分別有5、5、7及4篇,發(fā)布于2000~2011年。其中A級指南0篇,B級19篇,C級2篇和循證指南9篇。4類指南均在“制定指南的參與人員”及“適用性”2個領域的平均得分欠佳。循證指南中的證據級別和推薦強度級數(shù)的分類方法各有4和3種,表達形式各有10和6種。對高血壓伴心絞痛患者,指南一致推薦β受體阻滯劑(β-blocker, BB)和CCB;對高血壓伴心梗患者,指南一致推薦ACEI和BB;對高血壓伴心衰患者,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ngiotensin-receptor blocker,ARB)及BB是指南一致推薦藥物。對高血壓卒中后期患者,76.47%的指南推薦D和ACEI。對急性腦卒中的血壓控制,指南推薦內容主要基于美國相關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指南。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腎病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控制范圍一致推薦應分別小于130/80 mmHg。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一致推薦ACEI,其次為D和CCB;對高血壓合并腎病患者,一致推薦ACEI/ARB。5篇推薦使用CCB的指南中有3篇來自亞洲。結論 高血壓合并不同疾病的指南中循證指南占比較高,但方法學質量存在差異。循證指南中對證據級別和推薦強度的劃分標準不一,有待進一步完善。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腎病及卒中后期患者,臨床證據充分且結果具有一致性,指南推薦內容基本一致,且無地區(qū)和質量級別差異。對目前臨床研究尚未達成共識的疾病,臨床推薦藥物存在差異。目前對高血壓合并急性卒中患者的血壓管理暫無定論。

    發(fā)表時間:2016-08-25 02:3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體重指數(shù)與惡性淋巴瘤關系病例對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討體重指數(shù)(BMI)與惡性淋巴瘤的關系。方法  計算機檢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等國內外數(shù)據庫,檢索時間均從建庫至2011年4月,查找BMI與惡性淋巴瘤發(fā)病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由兩位研究者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進行資料提取和質量評價后,采用RevMan 5.0軟件對各研究進行數(shù)據合并與分析。結果  共納入7個病例對照研究,合計8 416例惡性淋巴瘤患者和14 760例非惡性淋巴瘤的其他患者。7個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分均在4分以上,說明質量較可靠。Meta分析結果顯示:低BMI人群的OR合并值為0.86[95%CI(0.79,0.95),P=0.003],超重人群的OR合并值為1.04[95%CI(0.98,1.11),P=0.16],肥胖人群的OR合并值為1.22[95%CI(1.04,1.43),P=0.01];對病理類型進行分層分析后發(fā)現(xiàn),在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肥胖者OR合并值為1.33[95%CI(1.18,1.50),Plt;0.000 01],而是否肥胖在濾泡性淋巴瘤和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淋巴細胞白血病發(fā)生情況的亞組分析中,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本Meta分析結果顯示低BMI是惡性淋巴瘤的保護性因素,而肥胖是惡性淋巴瘤尤其是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發(fā)表時間:2016-08-25 02:3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46頁 上一頁 1 2 3 ... 146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