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評價健脾中藥對大腸癌患者化療后不良反應的改善作用。方法 計算機檢索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光盤數(shù)據(jù)庫(CBMdisc)、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萬方數(shù)據(jù)醫(yī)藥信息系統(tǒng)(Wangfang Data)和PubMed,收集化療聯(lián)合健脾中藥與單純化療比較的隨機對照試驗。檢索時間為1966年至2007年9月。對納入隨機對照試驗進行質量評價,并采用Cochrane協(xié)作網提供的RevMan5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6個隨機對照試驗,包括334例患者,其中試驗組188例,對照組146例,但納入研究方法學質量均為C級。Meta分析結果顯示,化療聯(lián)合健脾中藥可減少I、II度白細胞降低[I度:RR=0.50,95%CI(0.31,0.80);II度:RR=0.37,95%CI(0.21,0.66)];與單純化療比較,II度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0.51,95%CI(0.31,0.84)],而神經系統(tǒng)毒性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化療與健脾中藥聯(lián)用可能降低大腸癌患者化療的輕中度不良反應,如白細胞降低、惡心嘔吐等,但緩解化療藥物神經毒性作用有限。由于納入研究方法學質量不高,故此結論尚有待高質量、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證實。
房室傳導是胎兒心臟電生理活動的基礎;房室傳導阻滯的發(fā)生將嚴重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并危害胎兒健康?,F(xiàn)著重對胎兒房室傳導的生理、病理及臨床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介紹,旨在為胎兒房室傳導阻滯等心臟疾病的篩查提供參考。
目的 觀察鞏膜外加壓術對陳舊性視網膜脫離患者的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我科經鞏膜外加壓術治療的陳舊性視網膜脫離患者42例(46只眼)的病例資料,男24例(27只眼),女18例(19只眼),病史1個月~2年。所選病例均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合并以視網膜下膜為主的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VRC級,其中PVRC1級16只眼(34.8%),PVRC2級19只眼(41.3%),PVRC3級11只眼(23.9%)。手術采用單純鞏膜外加壓13只眼(28.3%),環(huán)扎聯(lián)合加壓33只眼(71.7%)。手術中36只眼采用消毒空氣注入,占78.3%,手術后7只眼采用C3F8玻璃體內注入,占15.2%。 結果 手術后隨訪6個月~1年(平均7.3個月),31只眼(67.4%)視網膜完全復位,12只眼(26.1 %)明顯好轉,2只眼(4.3%)手術后視網膜下液再次增多,視網膜未復位,后行玻璃體手術。1只眼因PVR進展而行玻璃體手術,1次手術后視網膜脫離治愈率67.4%,有效率(治愈+好轉)93.5%。手術后28只眼(60.9%)視力提高,11只眼(23.9%)視力不變,7只眼(15.2%)視力下降。 結論 部分陳舊性視網膜脫離可以通過鞏膜外加壓術治療獲得視網膜解剖復位,視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避免玻璃體切割術。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06, 22: 35-38)
目的探討超聲檢測早孕期胎兒頸項透明層增厚篩查先天性心臟病(CHD)的診斷價值。 方法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就診的中、低危妊娠孕婦,采用超聲檢測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NT),結合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 結果2 764例就診孕婦中對2 443例孕婦進行了B超NT值檢測(88.3%),最終納入2 125例胎兒進行分析。B超篩查發(fā)現(xiàn)頸項透明層厚度>2.5 mm的胎兒68例(3.2%),產前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11例(5.2/1 000),11例先天性心臟病胎兒中有5例頸項透明層增厚。胎兒頸項透明層增厚篩查先天性心臟病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45.5%和97.0%。 結論胎兒頸項透明層增厚發(fā)生先天性心臟病風險增加,其可作為篩查先天性心臟病的輔助診斷方法。
目的觀察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狀態(tài)下, 以pSUPER為載體的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特異性小干擾(siHIF1α) RNA對髓樣細胞表面黏附分子CD18及神經損傷誘導蛋白-1(Ninj-1)表達的影響。 方法實驗分為健康人血清培養(yǎng)組(A組)、糖尿病血清培養(yǎng)組(B組)、糖尿病血清培養(yǎng)聯(lián)合pSUPERH1-siHIF1α轉染組(C組)及糖尿病血清培養(yǎng)聯(lián)合pSUPER空載體組(D組)進行。A組采用健康志愿者血清培養(yǎng)人髓樣細胞系白血病細胞系(K562)細胞; B、C、D組均采用DR患者血清培養(yǎng)K562細胞。C、D組在加入DR患者血清前24 h分別轉染pSUPERH1-siHIF1α及pSUPER空載體。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各組K562細胞表面的CD18、Ninj-1表達。行細胞黏附實驗, 檢測各組K562細胞與恒河猴視網膜脈絡膜血管內皮細胞系(RF/6A)細胞黏附率。 結果A、B、C、D組K562細胞表面CD18表達比較, 4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4.33, P=0.01)。組間CD18表達兩兩比較, B組明顯高于A組(P=0.001);C組明顯低于B組(P=0.001)和D組(P=0.02);C組與A組間無明顯差異(95%可信區(qū)間=-14.89~2.13, P=0.12)。A、B、C、D組K562細胞表面Ninj-1表達比較, 4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9.38, P=0.001)。組間Ninj-1表達兩兩比較, B組明顯高于A組(P=0.00);C組與B組間無明顯差異(P=0.06);C組與D組間也無明顯差異(P=0.49)。A、B、C、D組K562細胞與RF/6A細胞黏附率比較, 4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0.62, P=0.00)。組間K562細胞與RF/6A細胞黏附率兩兩比較, B組明顯高于A組(P=0.00);C組較B組明顯下降(P=0.01), 較A組明顯提高(P=0.002);B組與D組間無明顯差異(P=0.68)。 結論早期DR狀態(tài)下, 以pSUPER為載體的siHIF1α RNA可降低K562細胞表面CD18的表達, 但對Ninj-1表達無明顯影響。
目的 探討采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結合病灶清創(chuàng)治療人工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部感染的方法和療效。 方法 2006 年9 月-2010 年5 月,收治13 例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部感染患者。男5 例,女8 例;年齡56 ~ 78 歲,平均62.5 歲。置換術后7 d ~ 1 年2 個月發(fā)生感染,中位時間14 d;發(fā)生感染至入院時間為8 d ~4 年6 個月,中位時間21 d。均見膿性或膿血性分泌物,5 例形成竇道,8 例切口、引流口未愈合。分泌物引流口或竇道口皮膚缺損范圍為5 mm × 3 mm ~ 36 mm × 6 mm;分泌物引流通道或竇道深度為21 ~ 60 mm。11 例取組織行病理檢查,提示10 例為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感染急性發(fā)作,1 例為結核。6 例取分泌物培養(yǎng),提示5 例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1 例為陰性。徹底清創(chuàng)后,10 例行白天沖洗和晚上持續(xù)VSD 治療;3 例僅持續(xù)VSD 治療。 結果 1 例人工全髖關節(jié)翻修術者VSD治療時出血較多,停止負壓吸引并加壓包扎,第3 天再次行VSD 無大量出血。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 年~ 4 年5 個月,平均2 年11 個月。10 例患者經VSD 治療后7 ~ 75 d 感染控制,平均43 d;假體均保留,無感染復發(fā),創(chuàng)面愈合良好,疼痛緩解,關節(jié)功能良好。1 例因負壓區(qū)疼痛過敏難以忍受拒絕VSD 治療,感染控制無效行大腿中上段截肢;1 例感染結核療效不明顯,取出假體后采用骨水泥填塞臨時膝關節(jié)融合治療;1 例VSD 治愈后9 個月感染再復發(fā),取出假體曠置、VSD治療3 周,1 年4 個月未復發(fā)。 結論 VSD 結合病灶清創(chuàng)術使深部創(chuàng)面引流充分,可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降低感染復發(fā)率,最大程度保留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