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腹腔鏡肝切除術在治療非邊緣部位小肝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對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期間34例行腹腔鏡肝切除術的非邊緣部位小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34例患者中32例在不阻斷肝血流情況下完成腹腔鏡肝切除術,2例中轉開腹。手術時間為(162±65) min(100~220min),術中出血量為(295±166) ml (100~750ml)。術后并發(fā)肝創(chuàng)面出血2例、腹水2例,無膽瘺、感染、CO2氣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無圍手術期死亡病例。術后住院時間為(6±2) d (4~9d)。術后隨訪(23±7)個月(5~42個月),13例出現(xiàn)肝內(nèi)非原位復發(fā),術后1年生存率為90.6% (29/32),無瘤生存率為75.0% (24/32)。結論 腹腔鏡肝切除對部分非邊緣部位小肝癌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可考慮作為肝癌治療的選擇術式之一。
目的通過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比較采用后交叉韌帶(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保留型(cruciate-retaining,CR)假體行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knee arthroplsty,TKA)時,PCL 部分保留與完整保留的療效差異。方法以 2015 年 6 月—2017 年 6 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 200 例擬采用 CR 假體行單側 TKA 的骨關節(jié)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n=100),其中完整組術中完整保留雙束 PCL,部分組切除前外側束及其脛骨附麗點下前方骨島。排除失訪及再骨折患者,部分組 84 例、完整組 88 例納入最終研究。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骨關節(jié)炎病程及分級以及術前膝關節(jié)內(nèi)翻畸形、屈膝攣縮、膝關節(jié)活動度、膝關節(jié)學會評分系統(tǒng)(KSS)臨床及功能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后 24 h 引流量、術后24 h 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術后膝關節(jié)活動度、KSS 臨床及功能評分,以及屈曲 30° 及 90° 位膝關節(jié)前后向位移距離。結果兩組手術時間以及術后 24 h 引流量、術后 24 h VAS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均獲隨訪,完整組隨訪時間為 25~40 個月,平均 30.2 個月;部分組為 24~40 個月,平均 31.8 個月。術后 6、12、24 個月,兩組膝關節(jié)活動度、KSS 臨床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完整組 KSS 功能評分明顯高于部分組(P<0.05)。屈曲 30° 位時,兩組術后 6、12、24 個月膝關節(jié)前后向位移距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屈曲 90° 位時,兩組術后 6、12 個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 24 個月完整組明顯小于部分組(P<0.05)。術后發(fā)生 4 例切口持續(xù)滲出(部分組和完整組各 2 例)、2 例切口裂開(部分組和完整組各 1 例)。隨訪期間影像學檢查未見假體松動、墊片過度磨損及脫位。結論PCL 雙束在維持膝關節(jié)運動穩(wěn)定性方面具有同樣重要作用,因此采用 CR 假體行 TKA 時應盡量保持 PCL 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