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血小板活化" 7條結果
  • 嚴重創(chuàng)傷斷指再植前后血小板活化檢測的臨床意義

    應用流式細胞技術對32例手指擠壓、絞軋傷斷指患者再植前后外周血血小板p選擇素(CD62p)進行了檢測。選擇CD62p明顯增高的17例患者,采用大劑量尿激酶等有效抗凝治療,術后第2,3天再進行CD62p檢測。結果顯示,術前及術后外周血CD62p均較正常對照組增加,有顯著性差異(P<0.01);術后第2,3天的CD62p檢查結果大致在正常范圍,臨床上血管危象的發(fā)生亦明顯減少。提示,對于擠壓、絞軋等創(chuàng)傷較重的斷指,易出現(xiàn)高血凝狀態(tài),應特別注意抗凝措施,以提高再植成活率。CD62p檢測可以作為靈敏的血小板活化指標,有助于預測高血凝狀態(tài)。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11:0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與血液流變學及循環(huán)活化血小板的關系

    發(fā)表時間:2016-09-02 05:5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脂多糖、白細胞介素-6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與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后凝血功能紊亂的相關性研究

    目的 探討脂多糖(LPS)、白細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與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后凝血功能紊亂發(fā)生的相關性及可能的致病機理。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三醫(yī)院急診科就診、創(chuàng)傷指數(shù)≥17分且除外合并顱腦損傷及在急診科內死亡的胸腹創(chuàng)傷患者62例,在予以搶救、治療的同時抽血檢查血小板計數(shù)(PLT)、血漿D-二聚體(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LPS、IL-6和PAF,并對其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本組患者就診時檢測的PLT為(157.73±78.11)×109/L, D-D為(1 023.88±208.72) U/L,APTT為(46.95±17.85) s,PT為(19.44±6.95) s,TT為(58.27±12.44)s,除PLT降低外,其余4項指標均升高或延長; LPS為(322.85±104.54) U/L,IL-6為(285.51±81.46) ng/mL,PAF為 (14 714.70±4 427.95) ng/L, 三者均升高; PLT與LPS、IL-6和PAF之間呈負相關關系(P<0.001),而D-D、APTT、PT和TT與LPS、IL-6和PAF之間均呈正相關關系(P<0.001)。結論 LPS、IL-6及PAF可能參與了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后凝血功能障礙的發(fā)生;重癥胸腹損傷后出現(xiàn)的微循環(huán)障礙及內毒素血癥是凝血功能障礙發(fā)生的重要機理。針對LPS、IL-6和PAF進行早期干預,有可能改善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3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內毒素、磷脂酶A2、血小板活化因子與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后凝血功能障礙的相關性及機制

    目的探討內毒素(LPS)、磷脂酶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與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后凝血功能障礙的相關性和機制。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解放軍第二五三醫(yī)院82例創(chuàng)傷指數(shù)(TI)≥17分、排除顱腦損傷及在急診科死亡的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患者(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組)的臨床資料,男58例,女24例;年齡16~76(43.59±16.33)歲。開放性損傷17例,閉合性損傷65例;墜落傷23例,交通傷47例,鈍性打擊傷8例,銳器剌傷4例。選取本院門診部42例體檢的正常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齡24~47(37.32±10.45)歲。檢測兩組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PLT)、血漿D-二聚體(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內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對檢驗結果進行比較并進行線性相關性分析。 結果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組PLT低于對照組[(83.44±38.52)×109/L vs.(191.52±23.31)×109/L],D-D[(1 823.89±608.02)U/L vs.(105.78±44.53)U/L]、APTT[(68.24±24.12)s vs.(22.47±9.41)s]、LPS[(438.66±106.02)U/L vs.(87.38±46.51)U/L]、PLA2[(41.35±14.26)ng/ml vs.(7.47±5.27)ng/ml]和PAF[(15 765.31±4 431.65)ng/L vs.(3 823.45±529.72)ng/L]均較對照組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PLT與損傷因子LPS、PLA2、PAF之間相關系數(shù)(r)值均小于-0.9335,呈顯著負相關。D-D、APTT與損傷因子LPS、PLA2、PAF之間的r值均大于0.921 6,呈顯著正相關。 結論LPS、PLA2、PAF參與了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后凝血功能障礙的發(fā)生過程。對LPS、PLA2、PAF進行早期干預,或有可能改善重癥胸腹創(chuàng)傷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利用探針跳躍式離子電導顯微鏡研究活體血小板膜結構及其膜微粒的形成

    血小板在激活劑作用下會快速活化并釋放具有高促凝活性的血小板膜微粒(PMPs),進而誘發(fā)出凝血功能障礙,但 PMPs 的形成機制有待明確。探針跳躍式離子電導顯微鏡(HPICM)具有在生理環(huán)境下對活體細胞進行非接觸式實時高分辨率成像的技術優(yōu)勢。本文運用 HPICM 技術實時監(jiān)測血小板在胞內鈣離子誘導劑 A23187 和細胞松弛素 D 作用下活化及 PMPs 形成的過程,證明了胞內鈣離子濃度和細胞骨架蛋白在血小板活化及 PMPs 形成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并發(fā)現(xiàn)與扁平型血小板相比,突起型血小板對 A23187 和細胞松弛素 D 更為敏感,這對利用 HPICM 技術研究血小板活化與出凝血功能調節(jié)之間的關系具有指導意義。

    發(fā)表時間:2017-10-23 02:1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管內皮活性標志物與腔隙性腦梗死的關系

    目的探討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管內皮活性標志物與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關系。方法納入 2018 年 3 月—2019 年 2 月在陜西省人民醫(yī)院住院確診為 LI 的患者 100 例,并收集與之匹配的健康對照者 100 例。入院后收集基本信息、臨床基線資料、實驗室檢查、顱腦 MRI 和治療藥物等資料,并檢測患者在發(fā)病 1 個月及 3 個月時和對照組在入組時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受體、P 選擇素)和血管內皮活性標志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高敏 C 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應用 SPSS 25.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LI 組發(fā)病后 1 個月時和對照組糖蛋白Ⅱb/Ⅲa 受體分別(2.84±1.00)%、(2.59±0.9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65);P 選擇素分別為(3.05±0.63)%、(2.98±0.5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19);vWF 分別為(141.80±17.60)、(124.63±10.65)ng/mL,hsCRP 分別為(5.53±1.37)、(2.17±0.55)mg/L,HCY 分別為(18.76±4.07)、(15.81±2.63)mmol/L,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LI 發(fā)生后 3 個月時 LI 組 94 例獲得隨訪,與發(fā)病 1 個月時的 100 例患者比較,其 vWF 和 hsCRP 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vWF:(141.80±17.60) vs. (134.86±13.35)ng/mL,P=0.002;hsCRP:(5.53±1.37)vs.(2.63±0.55)mg/L,P<0.001];而兩個時點患者 HCY 和所有血小板活化因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血小板活化可能在 LI 病理生理學中不發(fā)揮核心作用,內皮功能障礙可能是 LI 的病理機制之一。

    發(fā)表時間:2019-11-25 04:4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 9 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積累而導致動脈硬化和收縮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 9 能夠使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這一過程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該文擬對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 9 的生物學特性和功能機制進行綜述,闡明其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影響,為此類疾病的診治和改善患者預后提供研究文獻支持。

    發(fā)表時間:2024-11-27 02:4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