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11 月13 日, 重慶市中青年呼吸醫(yī)師沙龍舉行“重癥甲流救治策略探討”專題討論會。會議由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內科郭述良教授、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科王璞副教授和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呼吸科李琦副教授共同主持, 全市60 余位呼吸、感染、重癥監(jiān)護、公共衛(wèi)生救治、疾病控制、血液及兒科等專業(yè)中青年學科主任及醫(yī)學專家參會, 特邀重慶市甲型H1N1 流感防控專家組組長、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內科吳亞梅教授參會指導。會議就重癥甲流患者救治工作中“無創(chuàng)與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指征與策略、激素的使用、液體管理與營養(yǎng)支持、重要臟器的保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DIC) 的預防與處理、抗感染藥物的應用時機、隔離的解除”等10 余個議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達成部分共識。
目的 探討自膨式金屬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EMS)治療惡性氣道疾病的療效及影響支架置入術后生存的因素。方法 2020年2月—2022年6月在廣安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的惡性氣道疾病患者,根據(jù)CSCO指南對患者進行抗腫瘤治療的基礎上,行SEMS置入治療,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數(shù)據(jù)用SPSS 23.0進行分析。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 共納入54例患者,其中惡性中央氣道狹窄(malignant central airway obstruction,MCAO)40例和惡性氣管食管瘺(maligna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MTEF)14例;咳嗽和呼吸困難為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最常見的原發(fā)疾病為食管鱗狀細胞癌、其次為肺鱗狀細胞癌;合并肺炎的患者占87%,痰培養(yǎng)中最常見的病原菌為革蘭陰性桿菌,其次為真菌。共置入支架58枚,其中直筒支架42枚、Y型支架16枚;支架置入后,氣道狹窄程度較支架置入前明顯改善,氣促分級明顯低于支架置入前,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明顯高于支架置入前(P<0.05);SEMS置入后癥狀改善率為94.4%;3個月后總生存率為70.4%。多因素分析顯示C反應蛋白濃度[OR=1.011,95%CI(1.001~1.020),P=0.016]為SEMS置入3個月后惡性氣道疾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白蛋白水平[OR=0.883,95%CI(0.781~0.997),P=0.045]為保護性因素。結論 SEMS在惡性氣道疾病姑息性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支架置入前感染的有效控制、營養(yǎng)狀況的改善對術后生存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