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總結掌遠端微型穿支皮瓣修復指蹼攣縮的方法及療效。 方法 2008 年8 月- 2010 年3 月,收治6 例指蹼攣縮患者。男4 例,女2 例;年齡16 ~ 68 歲,平均45 歲。致傷原因:深Ⅱ度燒傷2 例,機器絞傷2 例,壓砸傷2 例。瘢痕攣縮病程3 個月~ 3 年。瘢痕攣縮指蹼:示中指2 例,中環(huán)指3 例,環(huán)小指1 例。指蹼最大外展度5 ~ 10°。指蹼斜坡和蹼溝消失。術中首先行攣縮指蹼開大,開大后指蹼缺損范圍為20 mm × 8 mm ~ 30 mm × 13 mm;然后采用大小為25 mm × 10 mm ~ 35 mm × 15 mm 的掌遠端微型穿支皮瓣移位修復缺損;供區(qū)直接縫合。 結 果 術后皮瓣完全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供區(qū)切口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6 ~ 12 個月。重建指蹼外形良好,質地柔軟,有接近正常指蹼的指蹼斜坡和蹼溝。指蹼最大外展度達40 ~ 60°。手掌切口無瘢痕攣縮,掌指關節(jié)活動正常。 結論 掌遠端微型穿支皮瓣具有不損傷主干動脈的優(yōu)點,是修復指蹼攣縮的理想方法之一。
目的 探討指尖橫形離斷傷新的分型和修復方法。 方法 2000 年3 月- 2006 年10 月,收治20 例指尖橫形離斷傷。男13 例13 指,女7 例7 指;年齡17 ~ 47 歲。擠壓傷9 例,切割傷5 例,電鋸傷6 例。指尖橫形離斷傷分為4 型:Ⅰ型為甲床遠1/3 平面,Ⅱ型為甲床中段平面,Ⅲ型為甲床近1/3 平面,Ⅳ型為甲根平面。Ⅰ型中示指2 例,小指1 例;Ⅱ型中拇指2 例,示指、中指各3 例;Ⅲ型中示指3 例,環(huán)指、小指各1 例;Ⅳ型中拇指2 例,中指、小指各1 例。缺損范圍1.2 cm × 1.2 cm ~ 1.5 cm × 1.2 cm。傷后至手術時間3 ~ 10 h。其中Ⅰ、Ⅱ型應用帶血管神經束順行島狀皮瓣,并行改良甲床擴大術;Ⅲ、Ⅳ型應用帶血管神經束順行島狀皮瓣與甲床回植,行改良甲床擴大術。術中皮瓣切取范圍1.5 cm × 1.2 cm ~ 2.0 cm × 1.4 cm。 結果 術后皮瓣及甲床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區(qū)植皮均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2 ~ 6 個月,平均4 個月。皮瓣外形飽滿、質軟,膚色和皮溫均正常,兩點辨別覺4.5 ~ 6.5 mm。Ⅰ、 Ⅱ型患指指甲較術前延長3 ~ 4 mm;Ⅲ、Ⅳ型患指指甲較術前延長8 ~ 10 mm。1 例術后6 個月出現鉤甲畸形,未作處理。指甲光滑、無壓痛,甲床平整無甲棘;患指各關節(jié)活動無影響。 結論 對指尖離斷傷損傷平面進行分型后采用不同的修復方法,有利于最大程度恢復指尖功能和外形。
【摘 要】 目的 探討以上臂外側穿支為蒂的V-Y推進皮瓣修復肘背部縱向缺損距離lt; 3.5 cm的較小創(chuàng)面的方法及療效。 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6例肘背部較小創(chuàng)面患者。男4例,女2例;年齡16~76歲,平均53歲。碾壓傷3例,沖床傷2例;受傷至入院時間4 h 30 min~7 d,平均29.5 h。肘背部慢性感染1例,病程12個月。創(chuàng)面范圍為4.0 cm × 2.5 cm~9.5 cm × 3.5 cm,均伴有骨或肌腱外露。采用大小為6.0 cm × 4.0 cm~12.5 cm × 9.5 cm的以上臂外側穿支為蒂的V-Y推進皮瓣移位修復肘背部缺損。供區(qū)直接拉攏縫合。 結果 術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供區(qū)切口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6~12個月。皮瓣外形無臃腫,質地、顏色與周圍組織相似。末次隨訪時皮瓣兩點辨別覺為12~16 mm。肘關節(jié)活動無障礙,屈伸活動度95~125°,平均105°。 結論 以上臂外側穿支為蒂的V-Y推進皮瓣手術操作簡便、對供區(qū)影響小,是修復肘背部較小創(chuàng)面的較好方法之一。
目的?探討以拇指橈側指動脈關節(jié)皮支為蒂島狀皮瓣修復同指指腹缺損的臨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0年3月,收治10例10指拇指指腹缺損患者。男6例,女4例;年齡13~68歲,平均38歲。致傷原因:擠壓傷4例,電刨傷3例,慢性感染2例,燙傷1例。末節(jié)指腹皮膚軟組織缺損伴骨或肌腱外露4例,皮膚軟組織缺損范圍為1.0 cm × 0.8 cm~2.0 cm × 1.4 cm;近節(jié)指腹皮膚軟組織缺損伴骨或肌腱外露6例,皮膚軟組織缺損范圍為1.0 cm× 0.8cm~2.5 cm × 2.0 cm。病程3 h~4個月。4例末節(jié)指腹缺損采用大小為1.0 cm × 0.8 cm~2.2 cm × 1.5 cm的拇指橈側指動脈指間關節(jié)皮支為蒂島狀皮瓣修復;6例近節(jié)指腹缺損采用大小為1.0 cm × 0.8 cm~2.6 cm × 2.2 cm的拇指橈側指動脈掌指關節(jié)皮支為蒂島狀皮瓣修復。供區(qū)游離植皮修復。?結果?術后皮瓣及植皮均順利成活,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10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12個月,平均8個月。皮瓣質地柔軟,指腹外形無臃腫,顏色與患指周圍皮膚相似。末次隨訪時皮瓣兩點辨別覺為7~10 mm。拇指功能根據總主動活動度(TAM)法評定,獲優(yōu)8例,良1例,可1例,優(yōu)良率90%。?結論?拇指橈側指動脈關節(jié)皮支為蒂島狀皮瓣不損傷拇指指動脈和指神經,手術操作簡便,可較好修復拇指指腹缺損。
目的 探討同指尺側順行島狀皮瓣覆蓋回植指骨及甲床,修復拇指指尖離斷傷的顯微修復方法及臨床效果。 方法 2005 年3 月- 2007 年10 月,收治6 例拇指指尖離斷傷患者。男4 例,女2 例;年齡23 ~ 63 歲。重物壓砸傷3 例,切割傷2 例,其他傷1 例。離斷平面:甲根平面2 例,甲中平面3 例,甲床遠1/3 平面1 例。傷后至手術時間3 ~ 10 h。術中采用1.5 cm × 1.4 cm ~ 2.0 cm × 1.4 cm 同指尺側順行島狀皮瓣覆蓋回植指骨及甲床修復離斷傷。供區(qū)取離斷指端掌側皮膚修成全厚皮回植。 結果 術后6 例皮瓣全部成活,5 例切口Ⅰ期愈合;1 例因術后皮瓣腫脹,經拆除部分縫線換藥后Ⅱ期愈合。供區(qū)植皮成活,切口Ⅰ期愈合。6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 ~ 8 個月。皮瓣血運良好,質軟,彈性及色澤良好,無臃腫。兩點辨別覺5 ~ 6 mm。X 線片檢查示回植末節(jié)指骨均愈合,愈合時間為4 ~ 5 周。拇指無短縮,各關節(jié)活動無影響,甲床生長良好,指甲平整。 結論 應用同指尺側順行島狀皮瓣覆蓋營養(yǎng)回植的指骨及甲床修復拇指指尖離斷,為無再植條件的拇指指尖離斷傷提供了一種新的修復方法。
目的 探討以指動脈不同節(jié)段背側皮支為蒂的V-Y 推進皮瓣修復同指指背皮膚缺損的臨床效果。 方法 2008 年1 月- 2010 年2 月,收治15 例不同節(jié)段指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男9 例,女6 例;年齡15 ~ 72 歲,平均43 歲。電鋸傷6 例,壓榨傷7 例,指背結節(jié)切除后2 例。遠側指間關節(jié)指背缺損2 例,中節(jié)指背缺損6 例,近節(jié)指背缺損7 例。均伴肌腱、指骨外露,其中伴指骨骨折5 例,肌腱損傷10 例。創(chuàng)面缺損范圍為0.8 cm × 0.5 cm ~ 1.4 cm × 1.0 cm。受傷至手術時間為3 ~ 8 h。術中對伴指骨骨折者,行骨折復位后克氏針內固定;伴肌腱損傷者,采用4-0 肌腱縫線修復伸肌腱。采用1.2 cm × 0.8 cm ~ 2.5 cm × 1.0 cm 以指動脈不同節(jié)段背側皮支為蒂的V-Y 推進皮瓣修復同指指背缺損,供區(qū)直接縫合。 結果 術后皮瓣均順利成活,供受區(qū)切口均Ⅰ期愈合。術后10 例獲隨訪,隨訪時間6 個月~ 2 年。皮瓣質地、外形良好,兩點辨別覺為10 ~ 12 mm。5 例伴指骨者骨折X 線片檢查示術后5 ~ 8 周,平均6 周均達骨性愈合。末次隨訪時肌腱損傷者患指關節(jié)伸屈功能根據總主動活動度系統(tǒng)評定法評定:優(yōu) 8 例,良1 例,可1 例,優(yōu)良率90%。 結論 采用指動脈不同節(jié)段背側皮支為蒂的V-Y 推進皮瓣修復同指指背皮膚缺損操作簡便、風險小,術后療效、外形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