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過觀察脊髓圓錐損傷膀胱功能重建術后大鼠膀胱逼尿肌及神經肌肉接頭(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的形態(tài)學變化規(guī)律,探討膀胱重建術抑制或改善膀胱逼尿肌退行性變的可行性。 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104只,體重200~250 g,隨機分為3組,正常組(n=8)、脊髓圓錐損傷對照組(對照組,n=48)及脊髓圓錐損傷膀胱功能重建組(實驗組,n=48)。正常組大鼠不作任何處理;對照組大鼠采用L4、5平面銳性橫斷脊髓制作脊髓圓錐損傷模型;實驗組在脊髓圓錐損傷模型基礎上將雙側L5前、后根與S2前、后根吻合制作脊髓圓錐損傷后膀胱功能重建模型。術后觀察大鼠存活情況,于術后3 d及1、2、3、4、5、6個月前連續(xù)3 d分別測定大鼠殘余尿量;術后1、2、3、4、5、6個月取膀胱逼尿肌行HE染色觀測肌纖維截面積變化規(guī)律,Masson三色染色計算結締組織百分比,透射電鏡觀察膀胱逼尿肌和NMJ的變化。 結果術后11只大鼠死亡,均對應補充。對照組術后膀胱殘余尿量隨時間延長逐漸增加(P lt; 0.05);實驗組術后膀胱殘余尿量逐漸增加,3個月后逐漸減少,除術后3 d與5個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外,其余各時間點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兩組間除術后3 d及1、2個月外,其余各時間點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示,對照組術后逼尿肌肌纖維排列紊亂、萎縮隨時間延長逐漸加重,肌束間大量結締組織浸潤;實驗組術后4、5、6個月逼尿肌形態(tài)逐漸恢復,結締組織數(shù)量無明顯增加。各時間點對照組及實驗組逼尿肌肌纖維截面積及結締組織百分比與正常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對照組隨時間延長逼尿肌肌纖維截面積逐漸減小,結締組織百分比逐漸增加(P lt; 0.05)。實驗組中術后3個月內隨時間延長逼尿肌肌纖維截面積下降,4個月后逐漸增大;結締組織百分比隨時間延長緩慢增加。術后1、2、3個月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逼尿肌肌纖維截面積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4、5、6個月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 lt; 0.05);術后1~6個月實驗組與對照組結締組織百分比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透射電鏡觀察示,對照組隨時間延長,突觸小泡數(shù)量明顯減少,3個月時NMJ呈空泡狀改變,6 個月時罕見逼尿肌間NMJ;實驗組中1、3個月逼尿肌細胞間的NMJ內突觸小泡數(shù)量減少,6個月時突觸小泡較3個月時明顯增多。 結論利用損傷平面以上正常的L5神經根作為動力神經重建脊髓圓錐損傷后大鼠膀胱功能,能夠有效延緩膀胱逼尿肌退行性變,改善其顯微結構變化。
【摘 要】 目的 探討三重固定紐扣鋼板解剖重建喙鎖韌帶治療陳舊性Ⅲ度肩鎖關節(jié)脫位的手術方法及臨床療效。 方法 2009 年1 月- 2010 年6 月,對14 例陳舊性Ⅲ度肩鎖關節(jié)脫位行三重固定紐扣鋼板解剖重建喙鎖韌帶治療。男10 例,女4 例;年齡26 ~ 52 歲,平均38.5 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7 例,摔傷5 例,砸傷2 例。左側9 例,右側5 例。受傷至手術時間29 ~ 75 d,平均49 d。肩鎖關節(jié)有不同程度壓痛,關節(jié)主、被動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示肩鎖關節(jié)完全脫位。按Allman 分型標準,均為Ⅲ度完全性脫位。 結果 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血管、神經損傷及感染等早期并發(fā)癥發(fā)生?;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3 ~ 30 個月,平均18.3 個月。術后1 周1 例患者發(fā)生復位部分丟失,X 線片檢查見肩鎖關節(jié)半脫位,未給予特殊處理,其余患者無再脫位或其他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末次隨訪時,根據(jù)美國肩肘外科協(xié)會(ASES)評分標準,獲(90.8 ± 4.1)分,與術前的(65.3 ± 4.4)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17.57,P=0.00);Constant-Murley 評分為(91.7 ± 3.9)分,與術前的(71.5 ± 4.6)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75.02,P=0.00)。簡明肩關節(jié)功能測試問卷(SST)的肯定答案為7 ~ 12 個,平均9.7 個。 結論 三重固定紐扣鋼板解剖重建喙鎖韌帶可有效治療陳舊性Ⅲ度肩鎖關節(jié)脫位,早期療效滿意。
【摘 要】 目的 探討以C4神經前支主干作為動力神經移位修復副神經重建大鼠斜方肌功能的可行性,為臨床用于副神經缺損的動力性修復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取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體重200~250 g;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n=18)。實驗組左側行C4副神經移位重建術,對照組左側行副神經切除術;兩組右側不做任何處理,作為正常對照。術后1、2、3個月實驗組行復合肌肉動作電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及肌肉功能檢測,計算潛伏期延遲率、最大波幅恢復率及肌張力恢復率;取兩組斜方肌行HE染色,計算肌細胞截面積恢復率;取實驗組神經吻合口遠端神經行甲苯胺藍染色,計算吻合口遠端有髓神經纖維恢復率。并于術后1、3個月取實驗組斜方肌及神經行透射電鏡觀察。 結果 隨時間延長,實驗組斜方肌CMAP最大波幅逐漸增加,潛伏期縮短,肌張力逐步恢復;神經吻合口遠端有髓纖維逐漸增加。至術后3個月肩、背斜方肌CMAP最大波幅恢復率為63.61% ± 9.29%、73.13% ± 11.85%,潛伏期延遲率為130.45% ± 37.27%、112.62% ± 19.57%,肌張力恢復率為77.27% ± 13.64%、82.47% ± 22.94%,有髓纖維通過率為82.55% ± 5.00%。隨神經支配恢復,實驗組肌細胞截面積亦逐漸增大,且各時間點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1個月時斜方肌肌節(jié)排列紊亂,3個月時逐步趨于整齊。 結論 C4副神經移位重建術可有效重建大鼠斜方肌的運動功能。
目的 探討腓骨近端腫瘤切除術后重建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方法及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2008 年1 月- 2009 年12 月行近端腓骨切除并重建腓側副韌帶和股二頭肌肌腱骨性止點的16 例腓骨近端腫瘤患者(試驗組)臨床資料,與同期5 例未行韌帶骨性重建患者(對照組)進行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腫瘤發(fā)生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術后行膝外側方應力試驗;攝X 線片測量關節(jié)間隙,與健側比較間隙增大程度并分級;參照美國骨與軟組織腫瘤協(xié)會(MSTS)功能評分標準對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分。 結果 術后兩組切口均Ⅰ期愈合。兩組采用Malawer Ⅱ型手術切除者均發(fā)生醫(yī)源性完全腓神經功能喪失?;颊咝g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 ~ 36 個月,平均30 個月。試驗組中1 例纖維母細胞性骨肉瘤患者發(fā)生局部復發(fā),12 個月后死于肺部及全身轉移;其余患者腫瘤均無復發(fā)。末次隨訪時,試驗組膝外側方應力試驗均為陰性,關節(jié)間隙增大分級為A 級;對照組應力試驗均為陽性,分級為D級。試驗組MSTS 評分為(97.5 ± 3.5)分,對照組為(87.5 ± 3.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85,P=0.01)。 結論 腓骨近端腫瘤切除術后重建腓骨近端腓側副韌帶及股二頭肌肌腱的骨性附著點,恢復了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利于關節(jié)功能重建。
目的 總結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采用闊筋膜張肌重建毀損臀中肌的方法及療效。 方法 2007 年6 月及2009 年12 月,收治2 例臀中肌毀損女性患者,年齡分別為55 歲及62 歲。骨巨細胞瘤1 例,髖部骨折1 例;均為在外院術中毀損臀中肌及股骨粗隆部。末次術后至此次入院時間分別為14 d 和18 d。患側髖關節(jié)功能Merle D’ Aubigne評分分別為5 分及6 分。采用定制人工全髖關節(jié)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并闊筋膜張肌重建臀中肌功能。 結果 患者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 例術后15 d 發(fā)生髖關節(jié)脫位,采用手法閉合復位并加強功能鍛煉,未再出現(xiàn)脫位。患者術后分別獲隨訪18 個月及24 個月。末次隨訪時患肢均短縮lt; 2 cm。按Merle D’ Aubigne 評分法評分分別達17 分和15 分。 結論 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采用闊筋膜張肌重建毀損臀中肌,可最大程度重建髖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生理解剖結構,提高髖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平衡度和關節(jié)穩(wěn)定性,改善術后患髖功能。
目的比較錨釘修復法與改良縫合法治療錘狀指的臨床療效。 方法2010年6月-2011年3月,收治33例錘狀指患者。其中18例采用錨釘修復法治療(A組),15例采用Bunnell雙針縫線縫合伸肌腱并打結固定于指腹的改良縫合法治療(B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 結果A、B 組手術時間分別為(62.5 ± 3.1)min 及(65.0 ± 4.6)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85,P=0.07);A組治療費用為(8 566.2 ± 135.0)元,顯著高于B組(5 297.0 ± 183.5)元(t=58.92,P=0.00)。A 組2例、B組1例術后發(fā)生切口感染;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B組切口感染患者錘狀指畸形復發(fā)。術后兩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21個月。末次隨訪時,采用Crawford功能評定標準:A組優(yōu)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優(yōu)良率83.3%;B 組優(yōu)4例,良9例,可1例,差1 例,優(yōu)良率86.7%。兩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3,P=0.97)。 結論錨釘修復法與改良縫合法均是治療錘狀指簡便、有效方法,但與前者相比,改良縫合法費用較低。
目的通過與傳統(tǒng)示指固有伸肌腱轉移術比較,探討改良法重建拇長伸肌腱功能的療效。 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改良法重建拇長伸肌腱功能治療11例拇長伸肌腱自發(fā)性斷裂患者(改良組)。手術在傳統(tǒng)術式基礎上,增加對拇長伸肌腱近側斷端與示指固有伸肌腱加固縫合,以及示指固有伸肌腱遠端環(huán)繞拇短伸肌腱反折縫合。術后采用SEEM(specific EI-EPL evaluation method)評價方法評定手術療效,并與同期采用傳統(tǒng)示指固有伸肌腱轉移術治療的18例患者(傳統(tǒng)組)進行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 結果術后兩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傳統(tǒng)組5例失訪,其余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8個月~2年6個月,平均1年6個月。末次隨訪時根據(jù)SEEM評價方法,改良組拇指抬高丟失及屈曲丟失均顯著小于傳統(tǒng)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示指單獨背伸丟失與傳統(tǒng)組相似(P gt; 0.05)。改良組獲優(yōu)9例,良2例,優(yōu)良率100%;傳統(tǒng)組獲優(yōu)5例,良6例,可2例,優(yōu)良率為84.6%;兩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3,P=0.03)。 結論與傳統(tǒng)示指固有伸肌腱轉移術相比,改良法重建拇長伸肌腱功能手術操作簡便,增加了轉移肌腱力量,近期療效滿意,但遠期療效需進一步隨訪。
目的探討上臂外側游離皮瓣修復重度虎口攣縮并一期行示指固有伸肌腱轉移重建示指外展功能的療效。 方法2007年3月-2011年6月,收治16例機器擠壓傷致虎口重度攣縮伴示指外展功能障礙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齡16~42歲,平均29歲。傷后至此次入院時間為6~24個月,平均10個月。虎口張開角度10~25°,平均20°;虎口寬度15~24 mm,平均22 mm。手術徹底切除虎口瘢痕組織后,軟組織缺損范圍為6 cm × 4 cm~8 cm × 6 cm;采用大小為7 cm × 5 cm~9 cm × 7 cm的上臂外側游離皮瓣修復虎口缺損,示指固有伸肌腱轉移重建示指外展功能。供區(qū)植皮修復。 結果術后皮瓣及供區(qū)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4例患者獲隨訪,隨訪時間6~12個月,平均9個月。皮瓣質地飽滿,外觀滿意;術后6個月虎口區(qū)皮瓣兩點辨別覺為6~9 mm,平均7 mm?;⒖趶堥_角度為85~90°,平均88°;虎口寬度為34~52 mm,平均40 mm。拇指外展、對掌功能及示指外展功能恢復。 結論應用上臂外側游離皮瓣修復重度虎口攣縮同時行示指外展功能重建手術,具有可一次完成虎口開大、重建示指外展功能、兼顧外形等優(yōu)點。
目的探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行初次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術后的中遠期療效。 方法1990年1月-2006年6月,對42例(51髖)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行初次THA。男15例(18髖),女27例(33髖);年齡22~70歲,平均36.9歲。左側29髖,右側22髖。其中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11例(13髖),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16例(22髖),強直性脊柱炎15例(16髖)。髖關節(jié)置換原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26例(34髖),髖關節(jié)僵硬15例(16髖),股骨頸骨折1例(1髖)。術前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為(32.49 ± 9.50)分;簡明健康調查量表(SF-36量表)中體能方面總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為(25.53 ± 4.46)分,精神方面總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為(42.28 ± 6.27)分。 結果術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42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5~21年,平均9.1年。末次隨訪時Harris評分為(89.25 ± 8.47)分; SF-36量表評分PCS為(51.35 ± 4.28)分, MCS為(55.29 ± 8.31)分;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并發(fā)癥包括跛行(4例)、假體脫位(2例2髖)、假體周圍骨折(1例1髖)、假體無菌性松動(2例2髖)以及異位骨化(3例3髖)。 結論對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髖關節(jié)功能喪失,采用THA治療可獲得較好療效。
目的 總結關節(jié)鏡下治療肘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合并關節(jié)攣縮的早期臨床療效。 方法 2006 年3 月-2009 年3 月,收治肘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合并關節(jié)攣縮51 例,其中38 例獲隨訪。男26 例,女12 例;年齡26 ~ 66 歲,平均47.8 歲。均為單側發(fā)病,其中左側13 例,右側25 例;優(yōu)勢側30 例。病史超過半年。X 線片檢查示,31 例關節(jié)內存在游離體,28 例有不同程度骨贅增生。7 例合并尺神經炎。關節(jié)鏡下清理滑膜、取出游離體、切除骨贅,行冠狀突窩、橈骨頭窩及鷹嘴窩成型術,切除前后關節(jié)囊,重建肘關節(jié)功能。 結果 術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6 ~ 10個月,平均8 個月。1 例術后即刻出現(xiàn)一過性橈神經損傷癥狀;1 例術后未堅持正規(guī)康復鍛煉,導致肘關節(jié)再次粘連;1 例術后6 個月肱尺關節(jié)出現(xiàn)異位骨化。1 例術前合并尺神經炎者,術后尺神經癥狀無恢復,于2 個月后再次行切開尺神經松解前移術,術后神經癥狀消失。術后3、6 個月肘關節(jié)活動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及Mayo 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MEPS)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3 個月與6 個月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6 個月MEPS 功能評定獲優(yōu)20 例,良15 例,中2 例,差1 例,優(yōu)良率92.1%。X 線片檢查示患者均無游離體及新的骨贅增生發(fā)生。 結論 對于肘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合并關節(jié)攣縮患者,于肘關節(jié)鏡下行關節(jié)功能重建,可明顯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提高關節(jié)功能,早期療效較好。